
SERVICE PHONE
0866880803发布时间:2024-08-14 03:50:41 点击量:
168体育官方app下载奥运·特稿丨吴愉:热辣滚烫的金牌之旅凌厉的拳风,自信的姿态,深夜的罗兰加洛斯,因为这一抹中国红而沸腾。北京时间今晨,在巴黎奥运会女子50KG拳击比赛中,中国上海选手吴愉在赛场上的表现“吴”懈可击,她再现“凌波微步”,以4比1击败土耳其选手卡基罗格鲁,夺得中国女子拳击历史第二枚奥运会金牌。
从贵州乡村到黄浦江畔,再到如今的花都巴黎,吴愉人生的每一步,仿佛都在向着这个体育竞技最高舞台迈进。来巴黎之前,吴愉在训练间隙观看了今年春节档的票房冠军《热辣滚烫》。她说,“我觉得(拿奥运金牌)是我一直以来的使命。因为以前没有这种比赛的机会,所以我很珍惜,更会努力。”天道酬勤,这正是中国女拳王吴愉热辣滚烫的金牌之旅。
几乎完全变了模样,从法网到奥运网球比赛再到如今的奥运拳击比赛,人们所熟悉的烈日红土被围上了奥运涂装,如今更将顶棚合上,铺上厚厚地毯,放上红蓝球台。当拳击比赛钟声敲响,已完全看不出昔日模样。
气氛,更是热辣到了顶点。被张之臻推崇备至的现场DJ和乐队一样没少,夜幕之下的场馆里,霓虹闪烁变换,将现场营造出浓郁的狂欢气氛。而拳击带来的肾上腺素的飙升,狂热气氛的助推,也在奥运赛场得到了完美体现。
这样的环境,无疑对选手是有助力的,赛后吴愉坦言,“奥运赛场的气氛的确热烈。”坦言虽然自己打的两场比赛中,现场中国啦啦队并不算很多,“但这种热烈的气氛下,我会把所有人的欢呼都当作为我而喊,我也很享受这种过程。反正认为是在给我加油打气就行了。”
母亲,是吴愉生命中的第一位伯乐。吴愉能走上拳击这条路,完全是其母亲黎燕的选择。吴愉曾回忆,自己小时候很调皮,老师很头疼,妈妈也经常生气,便想着学一门体育项目,好好让教练管教下。13岁的吴愉就此开始了拳击生涯,而那一年正是北京奥运会。
在今天赛后,有外国记者问吴愉,如果母亲在现场,想对她说什么?“妈妈我爱你,我想你了……”对着镜头,仿佛看到了母亲幸福含泪的双眼,女孩的话,诚挚动人。
电影《热辣滚烫》里,拳击女孩的故事让人动容。但在真正专业级别的吴愉看来,“它只是显示一小部分吧,减重很辛苦,减重的同时还要保持很好的状态去训练,这个是更难的。”
女拳王最怕什么?没有想到和普通女孩子并没有两样,也是减重!吴愉对记者哀叹,训练中最怕的就是又减重又挨打。“有时候饿了好多天,腿都发软了,还要队内训练对抗。累得没有体力被对手打得眼冒金星时,你真的很想在那里静着哭。”但拳击台不相信眼泪,擦干泪水,第二天,吴愉重新出发再次回到拳台,“所以遇到什么事情,不要消耗在今天,过了今天,一切都是全新的开始。”整理好自己,全新出发。就这样,一天又一天,一年复一年,吴愉走到了如今奥运的赛场。
她说:“每一天的训练,我都在逼着自己一直往前走,遇到再大的困难,我都不要退缩。因为奥运这个机会不是所有人都有的!”
冠军的梦其实始于陪练,吴愉自述,自己16年都在当陪练,“当时还发了一个奖杯给我,我可开心了。”但收到奖杯才发现,自己的“愉”变成了“瑜”,名字都写错了。然而,内核强大的吴愉安慰自己,“也算是我的,先把它藏着,以后如果自己能有这个机会,可以拿真正的奖杯!”
很多人都有印象,去年杭州亚运会上,夺冠的吴愉是长发飘飘的清秀少女。而如今,来到奥运赛场,吴愉变成了英气逼人的短发假小子——这头秀发,因拳击而剪。
扎个小辫子,在以往的比赛中,吴愉经常会害怕比赛中头发掉落,影响状态。也因此,教练建议,是否可以剪短发。心疼宝贝自己的长发,吴愉纠结了半天才最终同意。而主要原因是:“觉得剪掉头发又可以多吃个0.3KG,想来想去它都是有好处的。”剪去秀发赢得冠军,吴愉自信表示,站上拳台的自己,无论长发短发,都很美,“我觉得女孩子的定义不能说以长发短发来定义它,我觉得应该是你自己的心态跟你的内在。我觉得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话,因为在意别人的话你会失去自己168体育最新网址,然后会很累。”
A:比赛太多了也没有给我考虑的时间,心态保持正常,碰到对手的时候就是一个想法,要么就是你打我,要么就是我打你,那我选择我打你吧。
A:刚开始跟他接触的时候,两个人是不同一个体系的,会有很多的问题,很大的艰难。我们也没有办法就只能去尝试去改变,然后慢慢地走,就觉得好像自己可以好,双方理念也越来越接近了。等到后来拿到了很多的好成绩的时候,大家就相信了自己,然后慢慢就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走,大家都在战胜自己的内心,不再惧怕对手。
鲜红的指甲配上金牌,吴愉的笑颜生动美丽。和记者聊着PIN的话题,和普通女孩一样有着减肥和美发的烦恼,这一刻,奥运冠军仿佛变成了邻家女孩。
“不惧怕任何对手,站在那里就要让对方先慌。”吴愉说,这是张主席(张传良)帮自己总结出来的冠军经验,更是一种霸气外露的自信表现。听恩师的话,专注自己的提升,吴愉的未来不止于此。
比吴愉夺冠更晚的,其实还有一项焦点赛事。在巴黎时间当晚11时举行的最后一场拳击比赛中,中国选手杨柳在女子66公斤级决赛中不敌阿尔及利亚选手哈利夫,获得银牌。
杨柳的对手,正是本次奥运会争议最大的“跨性别”选手。赛后谈及这位决赛对手,她表示对手的发挥非常出色,一些好的技术方面非常值得学习。她还透露,自己之前处于封闭状态备战,并不了解关于她的争议,直到今天才听说。“赛前我就是正常专心在研究这个对手,想着怎么去战胜她。”
拳拳搏肉的拳击,看上去拼体力,其实更多是在拼智力,如何在不被外界普遍看好的情况下,做到“又飒又能打”,还能保持“爱笑又爱美”?中国女拳击手游刃有余的背后,是“不蒸馒头争口气”的决心。女子拳击项目从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始设立。在本届奥运会以前,中国队所获奖牌数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,但还没有一块金牌入账。
就像前一天打破中国女子拳击金牌零记录的常园所说,“输掉的比赛就赢回来,丢掉的资格就挣回来,就这么简单。”她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
以完美表现征服了观众,以力量之美圆梦巴黎。中国女子拳击惊喜接连不断涌现的背后,是中国拳击运动卧薪数十年的深耕不辍,更有如张传良这样名教头孜孜不倦的努力。这种力量之美,不仅仅在于肌肉的强健与拳头的坚硬,不仅仅在于手中的金牌,更在于金牌背后所承载的那份不屈不挠、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力量。